浙贝母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测定(中国药典方法)
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.的干燥鳞茎。初夏植株枯萎时釆挖,洗净。大小分开,大者除去芯芽,习称“大贝”;小者不去芯芽,习称“珠贝”。分别撞擦,除去外皮,拌以煅过的贝壳粉,吸去擦出的浆汁,干燥;或取鳞茎,大小分开,洗净,除去芯芽,趁鲜切成厚片,洗净,干燥,习称“浙贝片"。它具有清热化痰止咳,解毒散结消痈的效用。用于风热咳嗽,痰火咳嗽,肺痈,乳痈,瘰疬,疮毒。
浙贝母中的有效成分有贝母素甲、贝母素乙等。最新中国药典方法要求两者总量不得少于0.080%,贝母素甲的理论塔板数不低于2000。星谱实验室为此提供了优秀的解决方案,峰形优秀,柱效也远高于药典要求。
贝母素甲的结构式
色谱信息
|
乙腈(%) |
水(%) |
0-18 |
70 |
30 |
结论:使用Horizon C18 5u 150*4.6mm(货号/PN:C18-150-46-50)色谱柱按照中国药典方法进行检测分析。结果显示:贝母素甲的理论塔板数为11435,远高于药典要求的3000,且各峰的峰形非常对称,且该色谱柱耐碱性强,可以在此条件下长期使用,是检测浙贝母含量时非常好的选择。
色谱柱信息
拓展阅读